辨證論治

中醫診斷學

分為診、斷兩部分,中醫診斷學是基礎科學與臨床科學的橋樑

  • 診:觀察疾病表現,診察病情的方法,即「四診」
  • 斷:根據四診的資料,對疾病進行分析判斷,即「辨證」

辯證論治與近代醫學的區別

近代醫學著重在研究疾病發生的一條水平線,因哪種病菌導致什麼疾病,並如何治療,而中醫「辯證論治」則把相關個體、環境因素差異納入討論範圍

  • 辨證論治 => 針對個體 => 觀察表現(不同時空環境下)=> 推究起病因素 => 擬定治療方法
  • 辨證
    根據四診「望聞問切」診斷的症狀、體徵資料,辨別疾病原因、性質、部位、發展階段、邪正關係等過程
  • 論治
    在辨證的基礎上,參酌病情輕重緩急、病人體質、氣候、地理環境後,擬定治療原則和具體手段,並加以實施的過程

四診-診法

  • 望:觀察全身、局部神、色、型態、舌象、排出物,
  • 聞:診聽聲音、氣味
  • 問:詢問了解病人既往病史、現在病史、症狀
  • 切:脈診、按診,經觸摸、按壓進行檢查

診病-辯證

  • 診病:判斷疾病的病種,中醫常把病簡化兩類,外感(外邪發熱類)、內傷(臟腑失調)。
  • 辨證:根據中醫理論,對病人臨床訊息進行分析判斷,並概括為完整證明的診斷思維過程。

病案-診籍、病歷

臨床對病人診療情況的書面紀錄,病案書寫是臨床工作者必備技能

診斷的基本原理

  • 司外揣內:從外在變化推測內在問題
  • 以常衡變:先了解正常,再去判斷異常的情況
  • 從部分訊息了解整體狀況 也可分為
  • 整體審查(審查內外)
  • 診法合參(四診合參)
  • 病證結合
  • 審證求因

診斷原則

審查內外

  • 內:體內環境
  • 外:體表和生存的自然環境
    • 體內各種變化,必然表現於體外,即有諸內必行於諸外
    • 需充分注意人體內外環境相互關係

辨證求因、審因論治

  • 症、證、病:分別是疾病表現得異常現象,疾病發展的階段症狀、病名
  • 辨病、辨證結合
  • 四診合參

四診收集的訊息

  • 症狀:病人主觀感覺的異常感受,判斷病種、辨別證候的主要依據
  • 體徵:客觀能被檢測出的異常徵象

診斷思維分層

  • 初層:基礎四診感官表象,視其外應、知其內藏,直覺+邏輯思維
  • 中層:形象思維,根據中醫陰陽、五行、臟腑、精氣神等納入思考,屬於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概念,也更接近於生命的本質,形象思維
  • 高層:除基礎思維外,提高思維靈活度,直接從生命本質出發擺脫情緒束縛進行判斷,用心境直接感受(經絡系統很大概率是在這種狀態下被發掘的),靈感、特異思維

症、證、病

  • 症:疾病的單一症狀,舌象、脈象、發熱、畏寒、口苦、胸悶等
  • 證:證候為疾病發展階段,某一階段出現若干症的總括
  • 病:表示疾病一系列起承轉合過程,如風寒症、風熱症

辨證

以臟腑、經絡、病因病機為理論依據,加上四診所獲得的資訊,對疾病名稱、部位、性質做出診斷

  • 病因辨證:從病因判斷證候,外感病辨證基礎
  • 氣血津液辨證:以下兩者主要與臟腑辯證相關,輔助使用
  • 經絡辨證
  • 臟腑辨證:應用於雜病,是各種辨證的基礎
  • 六經辨證:以下三者主要應於外感熱病
  • 衛氣營血辨證
  • 三焦辨證

20世紀變化

臟腑辨證逐漸取代其他辨證方式,成為主體辨證方式

八綱辨證

包含陰陽、表裡、寒熱、虛實,是從各種辨證方法中出來的共性,是具有臨床指導辨證的綱領,能夠化繁為簡

  • 疾病類別:陰陽證
  • 病變部位:表裏證
  • 病邪性質:寒熱證
  • 邪正盛衰:虛實證

臟腑辨證

為八綱辨證的深入,臨床診斷疾病的基本方法,能具體辨識病變位置、病因病性等,從而使治療有更強的針對性,為六經、衛氣營血、三焦辨證方法等外感熱病的辨證基礎

根據臟腑生理活動、病理特點為基礎 => 將疾病反應的臨床症狀、體徵分析 => 最終推斷疾病所在臟腑病位

並不滿足於單純臟腑病變位置的判別,而是應分辨不同臟腑病位上的證候性質,實際為各種辨證內容的綜合應用

  • 病因辨證:風、火、痰、濕

  • 病性(氣血津液辨證):寒、熱、虛、實 兩者為臟腑辨證的具體落實

  • 臟器辨證

  • 腑器辨證:臨床上單獨腑病較少見,通常併入臟病中討論

  • 臟腑兼病辨證

臟腑辨證主要分為六大類

肝、膽辨證

心、小腸辨證

脾、胃病辨證

肺、大腸辨證

腎、膀胱辨證

臟腑兼證:兩個臟器以上的病證

  • 掌握每個臟腑生理功能、病理特徵
  • 並不是兩個臟腑病理的單純病症相加,而是根據臟腑傳變規律判斷
  • 根據病史區分為同時受病或有先後,區別哪個為主、為次、因果關係

病因辨證

通過對疾病症狀、體徵、起因,判斷疾病現階段病因、病性的方法

  • 外感六淫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
    • 與季節、居住環境有關
    • 屬外邪,多經口鼻、皮毛侵入人體,常見表證
    • 常相合治病、互相影響轉化
  • 內傷七情(喜怒憂思悲恐驚)
    • 證候:外界刺激精神變化、情志過度、興奮或抑制,損傷內臟,成為各種疾患
    • 致病:陰陽氣血變化,暴喜傷陽、暴怒傷陰,氣鬱化火、氣逆血亂
  • 不內外因(飲食、勞逸)

氣血津液辨證

氣血不和,百病乃變化而生,與臟腑不可分離,是臟腑功能活動物質基礎,臟腑功能異常會導致氣血津液異常或虧虛,而氣血津液的異常同樣會導致臟腑功能的異常

  • 虧虛不足:屬於八綱辨證中的「虛證」
  • 代謝異常:氣滯、氣逆、血瘀等,屬於八綱辨證中的「實證」 氣血津液彼此間又有因果、合併的關係,比如氣虛致水停、氣滯致血瘀、痰飲阻滯氣機、氣血兩虛、血虛津虧等

經脈辨證

與臟腑辨證互為補充,論述經脈循行部位出現的異常反應,對臨床各科針灸、按摩、氣功等治療有重要意義,經絡既是人體經氣運行的通道,也是疾病發生和傳變途徑,分為以下列類別

  • 手太陰肺經
  • 手陽明大腸經
  • 足陽明胃經
  • 足太陰脾經
  • 手少陰心經
  • 手太陽小腸經
  • 足太陽膀胱經
  • 足少陰腎經
  • 手厥陰心包經
  • 手少陽三焦經
  • 足少陽膽經
  • 足厥陰肝經
  • 督脈
  • 任脈

(傷寒)六經辨證

以六經中的厥陰、少陰、太陰、少陽、陽明、太陽經等為綱,將外感病演變各種證候歸類為三陽病、三陰病

  • 三陽病:抗病能力強,病勢亢勝者,以六腑的病變為基礎
  • 三陰病:抗病力衰減,人體虛弱者,以五臟的病變為基礎 故六經辨證基本上概括臟腑、十二經的病變

衛氣營血辨證

清代葉天士以六經辨證為基礎發展補足溫熱病這部分,衛氣營血標誌著溫熱病發展的四個不同階段,也是反應病邪由表入裏的四個層次

  • 衛:主皮毛表層
  • 氣:主肌肉
  • 營:主裏之淺
  • 血:主裏之深

治法理論

內經: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,虛則補之,客者除之 傷寒論:證、法、方、藥 臨床常用方法為以下「八法」

  • 汗:開瀉腠理、宣發肺氣、促進發汗使病邪隨汗而解
    • 適用於解除表證、表寒、表熱症,辛溫解表法、辛涼解表法
  • 吐:通過宣壅開鬱,涌吐作用,驅除停留在咽喉、胸隔、胃等部分的痰涎宿食毒物
    • 適用有形病邪停滯,發病部位較高有上越趨勢之病症
  • 下:通過卸下通便,使積聚體內宿食、燥屎、冷積、瘀血、水飲等有形實邪排出體外
    • 寒下法、溫下法、潤下法、逐痰法、逐水法、逐瘀法
  • 和:通過和解調和作用,紓解邪氣調整臟腑功能
    • 和解少陽法、調和膽味法、調和肝脾法、調和腸胃法
  • 溫:溫裏去寒,回陽通脈,消除臟腑經脈寒邪
    • 溫中散寒法、回陽救逆法、溫經散寒法
  • 清:通過清瀉氣分透營轉氣、涼血、散血、瀉火、解毒,以清除體內溫熱火毒之邪
    • 適用於裏熱症,清熱瀉火法、清營涼火法、清熱解毒法、清熱去暑法、清臟腑熱法、清虛熱法
  • 補:補益、滋養人體氣血陰陽或加強臟腑功能
    • 適用於氣血陰陽不足、臟腑虛弱之虛證,補氣法、補血法、補陰法、補陽法、氣血雙補法、陰陽併補法
  • 消:消食導滯,消堅散結作用
    • 主治體內氣血痰水蟲食等久積而成的有形之結癥塊證,消導食積法、行氣散滯法、活血化瘀法、去濕法、去痰法、消乾殺蟲法、消瘡散癰法

治療與用藥的常見問題

月經後是否可用四物補血

四物補血,但須判斷是否血瘀、氣滯、氣虛

怕冷屬於冷底體質嗎,是否可用當歸黃耆

表寒裡熱、真熱假寒都有怕冷症狀,不一定適合使用當歸黃耆

容易疲勞,應該服用什麼

疲勞不一定氣虛,氣虛、血虛、肝臟病變或濕邪、暑濕都可造成疲倦,難以單以疲勞來開處方

親戚中風,朋友給藥單,是否可以自行抓藥食用

每張處方都有一定設計目標、適用條件,坊間傳用的藥單多半是古籍上的處方傳抄,處方作者可能已過世,無法獲得四診資料與體質等,因此這類處方不一定切合當事人體質病症狀況

Last Updated:
Contributors: johnnyw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