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論

方劑與治法的關係

  • 方從法出
  • 常用治法:汗吐下和溫清補消
    • 汗:外感六淫,針對表證
    • 吐:有形實邪,從上部排解(易損胃氣,若非實邪壅盛、病勢急者不宜使用,體虛老人、孕婦慎用)
    • 下:用於胃腸,有形實邪,從下二竅而解(竣下逐水)
    • 和:和解少陽,調和肝脾,疏肝和胃(「消食和胃」並不是,「和」主指非單一邪氣,而是多個邪氣混合導致時)
    • 溫:針對裏寒症(表寒用汗法),寒症易傷陽氣,常與補法配合
    • 清:針對裏熱症(表熱用汗法),熱症易傷津液,常與補法(生津、養陰)配合
    • 消:消食導滯,軟堅散結,使氣、血、痰、水、食、蟲等積聚的「有形實結」漸消緩散(與下法快速解不同)
    • 補:氣血陰陽不足,無邪實時使用,虛實夾雜時,驅邪扶正比例要視情況調整

方劑的組成與變化

組成原則

君臣佐使配伍、氣味配伍、升降開合配伍

  • 君臣佐使配伍
    • 君(主):針對主病、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
      • 每一方中必須有君藥
      • 藥味較少,以該君藥本身用量而言要大,假如風寒表證麻黃6-9g、石膏10g配伍,麻黃9g 以自身用量來說相對用量比石膏大,即為君藥,並非單純以絕對重量比較
    • 臣(兼):輔政加強君藥(佐君)對主病、主證治療,或針對主要兼證
    • 佐(次):分佐助、佐制、反佐
      • 佐助藥:配合君臣藥,或針對次要症狀
      • 佐制藥:消除、減弱君臣藥毒性
      • 反佐藥:病重防止拒藥(虛弱藥病相沖,吐出無法進藥),與君藥藥性相反,但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
    • 使:分引經、調和
      • 引經藥:引領方中諸藥到病處或特定部分的藥(如桔梗能上入於肺,牛膝引藥下行,柴胡入胸脅)
      • 調和藥:調和方中諸藥藥性、藥力等(甘草、大棗)
  • 氣味配伍
    • 黃帝內經:辛甘發散為陽,酸苦湧瀉為陰
    • 方論之先河:金元「傷寒明理藥方論」
  • 升降開合配伍
    • 清代「傷寒瘟疫條辨」:升降散

變化

分藥味加減、藥量加減、劑型變化

  • 藥味加減:隨證(次要症)加減,主症不變,君藥不變,不改變方劑主要治療作用(比如六味地黃、八味地黃)
  • 藥量加減:組成藥物不變,改變用量,不改變方劑主要治療作用(君臣藥量比例不變,僅用量、強度改變,比如四逆湯、通脈四逆湯,小承氣湯、厚朴三物湯)
  • 劑型變化:分丸散膏湯,改變作用強度、快慢,一般不改變作用(例外理中丸(中焦虛寒)、人蔘湯(胸痺))

大承氣湯、小承氣湯同時為藥味加減、藥量加減

劑型

  • 湯:吸收最快、藥效快、加減變化靈活
  • 丸:吸收最慢、藥力持久、攜帶方便(但並不便制備、保存),常用於慢性病、芳香性藥物(舟車丸、麻子仁丸)
  • 散:吸收快、製作簡便、不易變質,分外用、內服
  • 膏:內服以補劑為主,外用以皮膚外科使用較多

學習思路

  1. 知道各章節代表性的方劑,能聽到方劑名稱時馬上知道屬於哪一類、大概作用
  2. 知道相似作用的方劑之間,實際的區別、強調什麼、多什麼症狀
  3. 先看症候、再看功用、後看組成
Last Updated:
Contributors: johnnyw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