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基礎理論
中藥真偽分辨
中藥材 => 藥片,藥片的真偽與優劣決定藥效,同屬異種成分也有差異,謹慎避免誤用混用。 傳統辨識方法:望、聞、嘗、切、摸
中藥性能
四氣五味
中醫用來說明中藥作用的基本理論,藥性理論的核心。中醫治病就是以藥性之偏(偏性)來糾正人體陰陽氣血等生理活動。
- 四氣
又稱四性,分為寒、熱、溫、涼
四種性質。指的不是藥材本身溫度,而是藥物作用於人體後的反應。
- 溫熱:服用後,針對寒性症狀(瀉、不渴、手腳冰冷、舌苔白潤、舌質淡、脈沉細)得到改善。常見如附子、肉桂、橘皮、乾薑、生薑等。
- 寒涼:服用後,針對熱性症狀(口渴、煩躁、舌苔黃燥、舌質紅、脈滑數)得到改善。常見如黃連、大黃、石膏、菊花、桑葉等。
- 五味
指人體對藥物不同味道的區別,分為辛、酸、甘、苦、甜
,各種味對應的作為基本為辛散、酸收、甘緩、苦堅、鹹軟
,詳細描述如下:
- 酸能收澀:收敛、固涩,收斂津氣,包含止咳、止汗、止遺尿、止瀉等,如五味子、石榴皮、烏梅。
- 苦能燥瀉:泻火、燥湿、通泄、下降,燥除濕邪,外瀉邪熱,下瀉邪毒,如厚朴、獨活,其他像清熱解毒、降火藥如黃連、龍膽草、槴子、黃柏。
- 甘能補緩:有滋补、和中或缓急,補益人體陰陽氣血,緩和急迫病症,故多數補藥都有甘味,如甘草、蜂蜜、大棗,其他像能潤腸通便,潤肺化痰等藥也具有甘味。
- 辛能行散:发散、行气或润养,疏散表證病邪,疏通閉塞經脈,如治表證的麻黃、桂枝、蘇頁、薄荷等,理氣藥橘皮、木香、砂仁、香附等。
- 鹹能軟堅:软坚、散结或泻下,軟化積聚、間結,對體內腫塊、淋巴結結核、甲狀腺腫大等治療,多用此味藥,如牡蠣、昆布、海藻,另外像燥實便秘等也屬這類。
另外尚有兩種,分別為澀、淡味,澀味與酸味作用類似,也往往與酸味同在,比如金櫻子、石榴皮,但也有酸而不澀的,如龍骨、芡實、蓮子等;淡味則無明顯味道,而「淡附於甘」,主要作用是利水滲濕,如利水藥的茯苓、豬苓等。
- 淡: 渗湿、利尿作用。一般能够渗利水湿、通利小便的药物,大多数是淡味
- 澀: 有收敛止汗、固精、止泻及止血
藥物之味是很複雜的,往往同時具有多種味,也可能同一作用但是味並不相同,當然有些藥物的味也不一定與中醫學所描述完全相同。
氣、味之關係
每種藥在具有寒、熱、溫、涼不同氣的同時,也具有其不同的味,必然有氣有味
,也因此對藥性的的認識必須同時納入考量,如黃連氣寒而味苦,故能清熱而燥濕解毒,又如厚朴氣溫而味辛、苦,能溫中行氣燥濕。
即使同一種味的藥,氣也可有所不同,如麻黃、薄荷都是辛味,都能解表發汗,但麻黃性溫,所以適合用於治療風寒在表,而薄荷性涼,則用於治風熱在表。
反之,同一種氣的藥,味也可能不同,如黃連、生地黃都屬寒性藥,都能清熱,但黃連味苦,能清熱燥濕,而生地黃味甘,能養陰生津與涼血,適用陰虛火旺、血熱(免疫系統疲弱導致身體慢性發炎)。
每味藥有的偏重氣、有的偏重味,根據具體情況分析。
五味過相剋
- 過酸:傷脾、胃
- 過苦:傷肺、大腸
- 過甘:傷腎、膀胱
- 過辛:傷肝、膽
- 過鹹:傷心、心包
故脾胃病忌食酸、肺病忌食苦、腎病忌食甘、肝膽病忌食辛、心病忌食鹹
五味所禁
- 酸走筋,筋病少食酸,喜酸肝虛,過酸脾虛,水腫、消化不良
- 苦走骨,骨病少食苦,喜苦心虛,過苦肺虛,咳嗽、咳痰
- 甘走肉,肉病少食甘,喜甘脾虛,過甘腎虛,盜汗、口甘、頭髮失去光澤
- 辛走氣,氣病少食辛,喜辛肺虛,過辛肝虛,甲爪脆無光、頭暈目眩、目乾
- 鹹走血,血病少食鹹,喜鹹腎虛,過鹹心虛,血脈凝滯、臉黑、心悸、氣短、胸痛
升降浮沉
是以藥物作用的不同趨向來說明藥性的一種理論,是對四氣五味理論的補充
- 升浮:指藥物作用向上向外
- 沉降:指藥物作用向下向裡
人體病變依照部位分為上、下、表、裡的不同,從病況發展來說有向裡發展、向外透發等不同,故治病時應針對不同的病變部位與症狀,採用相應的升降沉浮的藥物,「素問」所謂「高者抑之,下者舉之」
具體可分為如下:
- 性質升的藥物,具
升提
中氣作用:主治病勢下陷的病症,如黃耆、升麻等,故可用以治療胃下垂、子宮下垂、久瀉脫肛等。 - 性質降的藥物,具
下降
、鎮壓
作用:主治氣機上逆、邪火上升,如代赭石具有降胃氣、肺氣上逆的作用,龍膽草降肝火,可治療肝膽火熱上逆。 - 性質浮的藥物,具有
上浮
、發散
作用:主治病在表、在上的病症,如薄荷、蟬蛻等可治療病症在表的表證及頭面部病變。 - 性質沉的藥物,具有
下行
、瀉痢
作用:主治病在裡、在下的病症,如大黃通便,木通利小便。
氣味升降沉浮
- 濃郁為沉降,清香為升浮
- 寒無浮、熱無沉
味道升降沉浮
- 辛甘發散為陽而升浮,酸苦鹹湧洩為陰而沉降
藥材部位
- 葉、花多為生浮藥
- 根、莖、果實、礦物多為沉降藥
當然與四氣、五味
一樣,藥物可能同時包含不只一種升降沉浮
的特性,如菊花能發散在表的風熱邪,同時能清降肝火,浮萍能發汗解表,又能作用於裡利水消腫。
另外藥物經不同炮炙作用後,特性也往往不盡相同,薑制後具發散之性,醋制後具收斂之性,酒制後具升浮之性,而當一味升浮之藥配伍於大隊沉降之藥,其作用就會受到制約。
歸經
指在臟腑經絡理論指導下,將藥物功效進行歸納。用以說明不同藥物對人體不同部位的治療作用具有選擇性。也就是作用歸於某一部位,故稱歸經。比如同樣為清熱藥,有的清胃熱,有的清肺熱。同樣為補藥,有的補肝,有的補心。
結論
以上討論的四氣五味、升降沉浮、歸經都是從不同角度論述藥物的藥性和作用。其中以「四氣五味」為核心,學習時重點掌握此部分,並結合其他兩種論述進行綜合分析。
中藥配伍
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,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,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“七情”,前人总结的“七情”之中,除单行者外,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
- 相须: 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,可以增强原有疗效
- 相使: 以一种药为主,另一种药为辅,能提高主药疗效
- 相畏: 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,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
- 相杀: 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
- 相恶: 两药合用,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部分原有功效降低,甚至丧失
- 相反: 两种药物合用,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
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
- 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,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
- 互相拮抗而抵消、削弱原有功效,用药时应加以注意
- 有些由于相互作用,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,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用
- 一些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,属于配伍禁忌,原则上应避免配用
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,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,制成适当剂型,即为方剂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,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
配伍禁忌
主要有“十八反”和“十九畏”
- 十八反
- 甘草反甘遂、大戟、海藻、芫花
- 乌头反贝母、瓜蒌、半夏、白蔹、白及
- 藜芦反人参、沙参、丹参、玄参、苦参、细辛、芍药。
- 十九畏
- 硫黄畏朴硝
- 水银畏砒霜
- 狼毒畏密陀僧
- 巴豆畏牵牛
- 丁香畏郁金
- 川乌、草乌畏犀角
- 牙硝畏三棱
- 官桂畏石脂
- 人参畏五灵脂
妊娠用药禁忌
妊娠禁忌药,根据其对妊娠危害程度的不同,临床上应区别对待。一般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。
- 禁用的多系毒剧烈、药性峻猛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物
- 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、行气、攻下、温里等类药中的部分药物
- 禁用药:水银、砒霜、雄黄、轻粉、斑蝥、马钱子、蟾酥、川乌、草乌、藜芦、胆矾、瓜蒂、巴豆、甘遂、大戟、芫花、牵牛子、商陆、麝香、干漆、水蛭、虻虫、三棱、莪术等
- 慎用药:牛膝、川芎、红花、桃仁、姜黄、牡丹皮、枳实、枳壳、大黄、番泻叶、芦荟、芒硝、附子、肉桂
服药饮食禁忌
服食禁忌。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“禁口”或“忌口”
- 服药期间,均应忌食生冷、辛热、油腻、腥膻、有刺激性的食物
- 热性病: 忌食辛辣、油腻、煎炸类食物
- 寒性病: 忌食肥肉、脂肪、动物内脏及烟、酒
- 肝阳上亢,头晕目眩、烦躁易怒: 忌食胡椒、辣椒、大蒜、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
- 脾胃虚弱: 忌食油炸粘腻、不易消化的食物
- 疮疡、皮肤病患: 忌食鱼、虾、蟹等腥膻及辛辣刺激性食品
中藥劑量
按规定以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:
- 一两(16进位制) ≈30g
- 一钱≈3g
- 一分≈0.3g
- 一厘≈0.03g
现在临床处方一般用量大致如下:
- 一般药物:干燥的一钱至三钱(如麻黄、荆芥、知母等),新鲜的药物一两至二两(如鲜茅根、鲜生地等)。
- 质地较轻的药物:三分至五分(如灯芯草等),或一钱至一钱五分(如白残花、薄荷叶等)。
- 质地较重的药物:三钱至五钱(如熟地、何首乌等),或一两至二两(如石膏等)。
- 有毒药物:毒性较小的用五厘至一分(如雄黄),毒性较大的用一毫至二毫(如砒霜)等。
- 其它用量:一支(如芦根)、一条(如蜈蚣、壁虎)、三只至五只(如葱白、番瓜蒂)、三片至五片(如生姜)、一角(即四分之一张,如荷叶、)、一札(如灯芯草)、数滴(如生姜汁)、十至二十毫升(如竹沥)等等。
中药的剂量不是一成不变的,主要依据药物因素、病人情况及季节环境来确定
药物因素
- 药材质地
- 花叶类质轻的药,用量宜轻(一般用量为3~10g)
- 金石、贝壳类质重的药物用量宜重(一般用量为10~30g)
- 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(一般用量为30~60g)
- 药物性味
- 作用温和、药味较淡的药,用量可重;作用强烈,药味较浓的药,用量则宜轻
- 毒性强弱
- 无毒或毒性较小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;有毒药物,尤其毒性较强者均应严格按照药典控制剂量
- 方药配伍
- 药物单味应用时,用量可较大;入复方应用时,用量宜小。
- 在复方中做主药用量可大,做辅药时用量宜轻
- 剂型
- 在汤剂中,用量可大;在丸、散剂中,用量宜轻。
- 用药目的
- 有些药物,由于用药目的不同,同一药物的用量也应不同
- 槟榔用作消积行气,可选常用剂量;用作杀虫,即须按要求重用
- 泻下药牵牛子,同是用以泻下,用于通便导滞,用量宜轻;若用于峻下逐水,则用量宜重
病人情况
- 年龄
- 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健全,老年人气血渐衰,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弱。药物的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。
- 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,五、六岁以上的可按成人量减半用
- 性别
- 男女用量区别不大,但妇女在月经期,妊娠期,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
- 体质
- 强壮者用量可重;体质虚弱者用量轻,即使是用补益药,也宜从小剂量开始,以免虚不受补
- 病程
- 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,用量可稍重;久病体虚,用量宜轻
- 病势
- 病急病重者,用量宜重;病缓病轻者,用量宜轻。若病重药轻,有杯水车薪之嫌,病势难以控制;若病轻药重,则恐诛伐太过,以致损伤正气
季节环境
- 季节气候(因时制宜)
- 春夏季节,气候温和,肌肤疏松,发表、温热之品,用量宜轻,寒凉之品,用量可重
- 秋冬季节,气候寒凉,肌肤致密,发表、温热之品,用量可重,寒凉之品,用量宜轻
- 居住环境(因地制宜)
- 居于高寒地区,肌肤多致密,温热发散之品,用量可大
- 地处低洼潮湿之,祛湿药物,用量宜重
中藥分類
汗
- 解表药: 疏肌解表、促使发汗,用以发散表邪、解除表症
- 发散风寒药
- 发散风热药
- 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除表证,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,损伤津液,自汗、盗汗、热病伤津以及阴虚发热等症应慎用
吐
- 涌吐藥: 多苦寒,促使嘔吐,治療毒物、宿食、痰涎等停滯在胃脘或胸膈以上所致病症
- 主用於誤食毒物,停胃中,未被充分吸收;或宿食停滯不化,未入腸,胃脘脹痛不適
- 痰涎壅滯於咽喉,呼吸困難
- 痰濁壅滯胸膈,痰迷心竅,癲癇發狂
- 都具毒性,劇烈的嘔吐極易傷中敗胃,損津耗氣,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肺結核、慢性咳喘,胃潰瘍出血等,凡體虛者忌用
下
- 泻下药: 攻积、逐水,引起腹泻,或润肠通便等里实的症候
- 攻下药: 作用较猛,邪实正气不虚之症
- 润下药: 作用较缓和,滑润大肠而解除排便困难,不致引起大泻
- 峻下逐水药: 尤为峻烈,邪实正气不虚之症
- 攻下、逐水對久病正虚、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产后、月经期等均应慎用或禁用
和
- 化痰止咳平喘药: 化除痰涎,制止咳嗽、平定气喘
- 温化寒痰药: 咳嗽气喘、痰多稀薄,以及肢节酸痛,阴疽流注
- 清化热痰药: 痰热郁肺,咳嗽痰多而稠黏,治疗癫痫、惊厥等并见痰涎壅盛的热症,需配清热、镇痉藥
- 止咳平喘药: 制止咳嗽,下气平喘,症候较为复杂,寒热虚实各不相同,必须辩证论治
- 内伤外感的病症,均能引起痰多及咳嗽,应仔细分辨病因,外感的配合解表药同用,虚劳的配合补虚药
- 止血药: 制止体内外出血
- 咯血、衄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、紫癜及创伤出血
- 开窍药: 通关开窍回苏作用
- 适用热病神昏,惊风、癫痫、中风等病出现卒然昏厥的症候。临床常作为急救之品
- 有寒闭、热闭之分
- 寒闭者多见面青身冷、苔白脉迟,宜温开宣窍,须配袪寒药
- 热闭者多见面赤身热、苔黄脉数。宜凉开宣窍,须配清热药
- 只可暂用,不宜久服,久服泄人元气
- 平肝息风药: 平降肝阳头目眩晕、止息肝风惊痫抽搐
- 因热引起,与清热泻火药;因风痰引起,与化痰药;因阴虚引起,与滋阴药;因血虚引起,与养血药
- 安神药: 镇静安神,适用于阳气躁动,心悸,失眠,惊痫,狂妄,烦燥易怒
- 重镇安神药: 矿石药及介类药,镇定浮阳,但不能消除导致浮阳的其它因素
- 养心安神药: 植物药而取其养心滋肝,养心益阴、安神定志,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心悸、失眠虚症
- 收敛药: 治疗各种滑脱症候,如不及时收招,可引起元气日衰,或变生他症
- 治自汗盗汗,久泻久痢,久咳虚喘,遗精滑精,溲多遗尿,白带日久,失血崩漏
- 酸涩之药,以敛其耗散,可敛汗,止泻,固精,缩小便,止带,止血,止嗽
溫
- 祛寒药: 温里祛寒,治里寒症候,温中祛寒及益火扶阳
- 寒邪内侵,阳气受困,呕逆泻利、胸腹冷痛、食欲不佳
- 二心肾虚,阴寒内生,而见汗出恶寒、口鼻气冷、厥逆脉微等亡阳症
- 多辛温燥烈,阴虚患者均应慎用
清
- 清热药: 清解里热,药性寒凉,主要用于热病高热、痢疾、痈肿疮毒、以及目赤肿痛、咽喉肿痛等呈现各种里热证候
- 清热泻火: 清气分热,气分实热症,有泻火泄热
- 清肝明目药: 清肝火而明目
- 清热凉血药: 清血分热
- 清热解毒药: 治疗各种热毒的病症,活血、消腫、抗癌
- 阴症、寒症者,则不宜使用清热解毒药
- 清热燥湿药: 苦燥,清热化湿,用于湿热
- 清虚热药: 清虚热、退骨蒸,用于午后潮热,低热不退
- 性属寒凉,多服久服能损伤阳气,故对于阳气不足,或脾胃虚弱者须慎用
補
- 补虚药: 补虚扶弱,治疗人体虚损不足,分气虚、阳虚、血虚、阴虚等
- 补气药: 补肺气、益脾气,治神疲倦怠,大便泄泻,食欲不振,脘腹虚胀,浮肿、脱肛,少气懒言,动作喘乏,易出虚汗,注意有时也会引起胸闷腹胀、食欲减退
- 助阳药: 助肾阳、益心阳、补脾阳
- 治肾阳虚畏寒、肢冷、阳痿、遗精、遗尿
- 治心阳虚冷汗淋漓、面色恍白、脉细欲绝或出现结代脉
- 治脾阳虚完谷不化,便搪、泄泻、食欲不振
- 养血药: 治面色萎黄、嘴唇及指甲苍白,头晕、耳鸣、心悸、健忘、失眠
- 药性多粘腻,湿浊中阻,腕腹胀满,食少便搪的不宜应用
- 脾胃虚弱者,应与健胃消化药同用,以免影响食欲
- 滋阴药: 滋肾阴、补肺阴、养胃阴、益肝阴,适用肾阴不足、肺阴虚弱、胃阴耗损、肝阴亏乏
- 肺阴虚: 干咳,咯血,虚热,烦渴
- 胃阴虚: 唇赤,舌绛,苔剥,津少口渴,或不知饥饿,或胃中虚嘈,甚或有呕、秽等症
- 肝阴虚: 两眼干涩昏花,眩晕
- 肾阴虚: 潮热,盗汗或遗精
- 甘寒滋腻,如遇脾肾阳虚,痰湿内阻,胸闷食少,便溏腹胀等症,不宜应用
- 对实邪未尽的病人,应予慎用,以免病邪留滞
- 身体健康、机体活动能力正常的情况之下,就不须服用这类药物
消
- 利水渗湿药: 通利水道,渗除水湿,防止水湿日久化饮,水气凌心,用于小便不利、水肿、淋症等
- 化湿药: 寒湿中阻,常配合温里药,多含挥发油成分而气味芳香,煎煮过久可降低或丧失疗效,故不宜久煎
- 祛风湿药: 适用于风湿痹痛,肢节不利,酸楚麻木以及腰膝痿弱,味多辛苦,性寒温不一,主要归于肝肾二经
- 理气药: 理气宽中、行气止痛、宽胸止痛、疏肝解郁降逆和胃,防止胀、满、瘀的发生
- 适用于脾胃气滞、脘腹胀满疼痛,胸部气滞、胸痹疼痛,肝气瘀滞、胁肋胀痛、乳房胀痛或结块、疝痛、月经不调
- 活血祛瘀药: 通利血脉、促进血行、消散瘀血
- 适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胸胁疼痛、风湿痹痛、症瘕结块、疮疡肿痛、跌扑伤痛,以及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痛经、产后瘀滞腹痛
- 消食药: 消化食积,健脾开胃,适用于食积停滞所致脘腹胀满,嗳气泛酸,恶心呕吐,不思饮食,泄泻或便秘
- 饮食不节,损伤脾胃,每致饮食停滞,出现各种消化功能障碍
- 驱虫药: 驱除或杀灭肠寄生虫的药物
- 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时服,使药力直接作用于虫体,以提高疗效
- 注意剂量,对某些具有毒性的驱虫药,不能过量
常用中藥材
參
- 丹蔘、人蔘、沙蔘、玄蔘及子蔘,五蔘五色配五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