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治病
扶正去邪 氣、正氣、精神 邪、生病、症狀
不能只依賴藥物,人體是根本、飲食須配合
處方以湯、方劑為主,湯劑根據患者病情「加減方」,日本稱為「漢方」
中藥大綱起源
中藥是傳統藥物總稱,包含植物藥、礦物藥、動物藥,但以植物藥為大宗,個又稱「諸藥以草為本」,也將中藥稱為「本草」 藥食同源,詩經記載300多種植物、動物藥名稱,山海經收錄 120多種,「五十二病方」,夏商周時期中醫已有雛型。
秦漢為中醫發展第一次高峰,「神農本草經」簡稱「本經」,收錄 365種,我國現存最早藥學專書。
魏晉南北朝,陶弘景編輯「本草經集注」,記載藥物 730種,綜合本草模式確立。
「雷公炮炙論」,中國第一部炮炙專論,收錄300多種藥物加工法,減輕或消除毒性,提高藥效。
隋唐時期第二次高峰,史上第一部政府主導頒布藥典「新修本草」,最早的藥物圖譜,最早的一部藥典著作。
兩宋造紙印刷術發明,「經史證類備急本草」集宋以前中國本草大成,為宋朝傳世最完整的一部。
療夏金元異族融合,醫學融合與外來藥物應用 「素問藥注」、「本草論」
明朝李家珍「本草綱目」,收藥 1892種,提出「物以類聚,目隨綱舉」科學分類法,總結明代前藥物學成就,成就中國本草史最偉大集大成著作。
清朝承先啟後,補充修訂本草典集,中華民國時期中西醫學合併,「中華中藥典」是台灣國家藥典,2004年出版,台灣法定中藥管制規範
醫巫同源
崎黃之術,人為何生病?陰陽失衡所致,如何醫治?平衡陰陽。
扁鵲望診
神農本草經
毒藥到本草,反映中醫對毒副作用控制的成就,內容包含中藥學基礎理論四氣五味,分上中下三品藥。
傷寒雜病論
張仲景根據黃帝內經素問編輯「傷寒雜病論」,奠定中醫診斷學基礎,後世稱「醫聖」。
神醫華佗
皇甫謐
又名「書淫」,編輯「針灸甲乙經」,後世尊為「中醫針灸學論著之祖」。
孫思邈「千金方」
處事哲學:「心小、膽大、行方、智圓」
金元四大家
劉完素、張從正、李東垣、朱丹溪
- 劉完素:火熱論,多用寒涼藥
- 張從政:攻邪說,認為治病應以治病邪為首,如嘔吐、發汗、下瀉等手段去邪,「治病當論藥攻、養生當論食補」。
- 李東垣:脾胃論,認為人會生病是因為脾胃虛弱所致,調製補中益氣湯、當歸補血湯。
- 朱丹溪:養陰論,陽常有餘、陰常不足,治以「滋陰降火」為主。
李時珍
發現許多古書記載的藥材有誤用混用的問題,上書朝廷無回應,便親自花了27年著手編寫「本草綱目」,重新整理當時所有記載的醫藥書籍而成,故稱集大成。
種痘法
明代預防天花疾病的方法,類似現代疫苗
- 痘衣法:常無法順利完成
- 痘漿法:太過殘忍,接種者大多無法接受
- 水苗法:痘包加入水中,用棉花沾溶液並放入鼻腔中,六小時後取出,效果最好
- 旱苗法:用針挑起細碎痘伽,並對準鼻孔吹入,明代多用此法,簡便快速,效果次之
明清
溫病是多種外感傷病的統稱,由溫邪引起大多為發熱疾病,流行性腮腺炎、猩紅熱、中暑、水痘、麻疹、白喉、腸病毒、腦炎、大葉性肺炎。因為「傷寒論」被尊為方書之祖,故後世多以研究「傷寒」病為主
劉河間以寒涼治溫熱疾病,稱為「寒涼派」,溫病學派的奠基人,王履稱:「溫病不得統稱傷寒」,
溫病四大家
- 葉天士:衛氣營血辯證,著「外感溫熱篇」
- 薛生白:濕熱病篇
- 吳鞠通:「溫病條辮」
- 王夢英:「溫熱經緯」
其他名家 陽繼洲「針灸大成」 王清任「活血化淤」
結尾
秦漢:扁鵲華佗張仲景
- 黃帝內經:中醫基礎理論
- 傷寒雜病論:辯證論治法則、方劑學(傷寒論、金匱要略)
- 神農本草經:中藥學基本理論
魏晉
理論應用實踐
- 皇甫謐「針灸甲乙經」,孫思邈「千金方」
- 脈經、本草經集注
宋元
金元各家創新中醫學理論,王惟一創制針灸銅人
明清
李時珍「本草綱目」,溫病學說形成、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