辯證

病因辯證

六淫症候

風症

  • 发病急、消退快、游走不定
  • 脉浮缓、苔薄白
  • 发热恶风,头痛,汗出,咳嗽,鼻塞流涕。苔薄白、脉浮缓,或肢体颜面麻木不仁,口眼歪斜,或颈项强直,四肢抽搐,或皮肤瘙痒

暑症

  • 必见热象,耗气伤津,且暑多挟湿,常与湿邪相混成病
  • 舌降干燥,脉濡数、虚数
  • 伤暑,感热,汗出,口渴,疲乏,尿黄,舌红,苔白或黄。中暑,发热,卒然昏倒,汗出不止,口渴,气急,甚或昏迷惊厥

濕症

  • 发病緩、消退慢,湿性重着,粘滞,易阻碍气机,损伤阳气
  • 小便清长,舌苔白滑,脉濡或缓
  • 湿为阴邪,不伤津液,故口不渴
  • 伤湿,是湿邪犯表,发于多雨季节外感病初期,亦称表湿证
  • 冒湿则是冒犯雾露,或感受湿邪,阳气被遏所致,湿在头部,清阳被困,则头重如裹
  • 湿邪侵入关节,气血不畅,故酸痛,湿性重滞

燥症

  • 燥性干燥,容易伤津液,临床有凉燥与温燥之分
  • 凉燥:脉象浮,恶寒重,发热轻,头痛,无汗,咳嗽,喉痒,鼻塞,舌白而干
  • 温燥:身热,微恶风寒,头痛少汗,口渴心烦,干咳痰少,甚或痰中带血,皮肤及鼻咽干燥,舌干苔黄,脉象浮数

火症

  • 常见全身或局部有显著热象,容易耗伤阴津,使筋脉失于滋润而动风,或迫血妄行而出血
  • 舌质红绛,脉象洪数, 细数
  • 壮热,口渴,面红目赤,心烦,汗出,吐血,斑疹

寒症

  • 寒为阴邪,其性清冷,凝滞收引,故易伤人阳气,阻碍气血运行
  • 苔白薄,脉浮紧
  • 恶寒发热,无汗,头痛,身痛,喘咳,鼻塞,四肢厥冷,脉微欲绝;或腹痛肠鸣,泄泻,呕吐

饮食、劳逸证候

饮食

指饮食不节而致脾、胃肠功能紊乱

  • 傷胃: 胃痛,恶闻食臭,食纳不佳,胸膈痞满,吞酸嗳腐,舌苔厚腻,脉滑有力
  • 傷腸: 腹痛泄泻,若误食毒品,则恶心呕吐,或吐泻交作,腹痛如绞,或见头痛、痉挛、昏迷

劳逸

体力或脑力过度劳累,或过度安逸所引起的一类病证

  • 过劳: 则倦怠乏力,嗜卧,懒言,食欲减退
  • 过逸: 则体胖行动不便,动则喘喝,心悸短气,肢软无力

房室

性生活过度,或早婚,产育过多,导致肾亏而表现为生殖系统疾患

  • 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,形体消瘦。
    • 男子遗精,早泄,阳萎
    • 女子梦交,宫寒不孕,经少经闭,带下清稀量多

外伤证候

指外受创伤,如金刃、跌打、兽类咬伤及毒虫螫伤所引起的局部症状及整体所反映的征候,伤及皮肉筋骨,导致气血瘀滞,次为染毒,毒邪入脏

金刃、跌仆

  • 轻者局部青紫。肿胀、疼痛,活动不便,或破损出血
  • 重者伤筋折骨,疼痛剧烈;若内伤脏腑,则吐血、下血
  • 若陷骨伤脑,则戴眼直视,神昏不语

虫兽

  • 毒虫螫伤,轻者局部红肿疼痛,出疹,肢体麻木疼痛;重者头痛,昏迷

气血津液辩证

气血津液辨证应与脏腑辨证互相参照

氣病

气的病证很多《素问·举痛论篇》说:“百病生于气也”,临床常见的征候,可概括为气虚、气陷、气滞、气逆四种,細分為虛陷脫滯逆閉

  • 氣虛:脏腑组织机能减退,常因久病体虚,劳累过度,年老体弱
    • 少气懒言,神疲乏力,头晕目眩,自汗,活动时诸证加剧,舌淡苔白,脉虚无力
    • 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
  • 氣陷: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,多见于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
    • 头晕目花,少气倦怠,久痢久泄,腹部有坠胀感,脱肛或子宫脱垂等。舌淡苔白,脉弱
    • 以内脏下垂为诊断依据
  • 氣滯:指人体某一脏腑,某一部位气机阻滞,运行不畅
    • 情志不舒,或邪气内阻,或阳气虚弱,温运无力
    • 胀闷,疼痛,攻窜阵发
    • 以胀闷,疼痛为诊断依据
  • 氣逆:气机升降失常,逆而向上,以肺胃之气上逆和肝气升发太过的病变為主
    • 肺气上逆,咳嗽喘息
    • 胃气上逆,呃逆,嗳气、恶心、呕吐
    • 肝气上逆,头痛,眩晕,昏厥,呕血(血随气逆而上涌)

血病

有寒热虚实之别,其临床表现可概括为血虚、血瘀、血热、血寒四种

  • 血虚:血液亏虚,脏腑百脉失养,表现全身虚弱
    • 主因有禀赋不足、脾胃虚弱,生化乏源;或各种急慢性出血;或久病不愈;或思虑过度,暗耗阴血;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;或因患肠寄生虫病而致
    • 面白无华、萎黄,唇色淡白,爪甲苍白,头晕眼花,心悸失眠,手足发麻,妇女经量少色淡,经期错后、闭经,舌淡苔白,脉细无力
    • 以面色、口唇、爪甲失其血色及全身虚弱为辨证要点
  • 血瘀:瘀血内阻
    • 主因有寒邪凝滞、气滞、气虚推动无力,外伤及其它原因造成血液流溢脉外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
    • 婦女常見经闭。舌质紫暗,或见瘀斑瘀点,脉象细涩
    • 疼痛和针刺刀割,痛有定处,拒按,常在夜间加剧
    • 肿块在体表者,色呈青紫;在腹内者,紧硬按之不移,称为症积
  • 血熱:脏腑火热炽盛,热迫血分
    • 主因烦劳,嗜酒,恼怒伤肝,房室过度
    • 舌红绛,脉滑数
    • 咳血、吐血、尿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妇女月经先期、量多、血热、心烦、口渴
    • 出血和全身热象为辨证要点
  • 血寒:局部脉络寒凝气滞,血行不畅
    • 舌紫暗,苔白,脉沉迟涩
    • 手足或少腹冷痛,肤色紫暗发凉,喜暖恶寒,得温痛减,妇女月经衍期,痛经,经色紫暗,夹有血块
    • 手足局部疼痛,肤色紫暗为辨证要点

气血同病

发生病变时,气血常可相互影响,既见气病,又见血病

  • 气滞血瘀证
    • 舌质紫暗或有紫斑,脉弦涩
    • 情志不遂,或外邪侵袭,导致肝气久郁不解
    • 胸胁胀满走窜疼痛,性情急躁,并兼见痞块刺痛拒按,妇女经闭或痛经,经色紫暗夹有血块,乳房痛胀
  • 气虚血瘀证
    • 舌淡暗或有紫斑,脉沉涩
    • 久病气虚,运血无力而逐渐形成瘀血内停
    • 面色淡白或晦滞,身倦乏力,少气懒言,疼痛如刺,常见于胸胁,痛处不移,拒按
    • 临床以心肝病变为多见,故疼痛出现在胸胁部位
  • 气血两虚证
    • 舌淡嫩,脉细弱
    • 头晕目眩,少气懒言,乏力自汗,面色淡白或萎黄,心悸失眠,舌淡而嫩,脉细弱等
    • 少气懒言,乏力自汗,为脾肺气虚之象
    • 心悸失眠,为血不养心所致。血虚不能充盈脉络,见唇甲淡白
  • 气不摄血证
    • 舌淡,脉细弱
    • 久病气虚,失其摄血之功
    • 吐血,便血,皮下瘀斑,崩漏,气短,倦怠乏力,面色白而无华
    • 出血和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
  • 气随血脱证
    • 大出血时所引起阳气虚脱
    • 多由肝、胃、肺等脏器本有宿疾而脉道突然破裂,或外伤
    • 大出血时突然面色苍白,四肢厥冷,大汗淋漓,甚至晕厥。舌淡,脉微细欲绝,或浮大而散

津液病

  • 津液不足
    • 律液亏少,失去其濡润滋养作用所出现的以燥化为特征
    • 主因燥热灼伤津液,或因汗、吐、下及失血等所致
    • 舌红少津,脉细数
    • 口渴咽干,唇燥而裂,皮肤干枯无泽,小便短少,大便干结
    • 皮肤口唇舌咽干燥及尿少便干为辩证要点
  • 水液停聚
    • 水液输布,排泄失常所引起的痰饮水肿
    • 主因外感六淫,内伤脏腑皆可导致
    • 水腫: 体内水液停聚,泛滥肌肤所引起的面目、四肢、胸腹甚至全身浮肿
      • 阳水
        • 发病较急,水肿性质属实
        • 多为外感风邪,或水湿浸淫
        • 先见眼睑头面,上半身肿甚者为辨证要点
      • 阴水
        • 发病较缓,水肿性质属虚
        • 多因劳倦内伤、脾肾阳衰,正气虚弱
        • 身肿,腰以下为甚,按之凹陷不易恢复
    • 痰饮
      • 咳嗽咯痰,痰质粘稠,胸脘满闷,纳呆呕恶,头晕目眩
      • 古人有“诸般怪证皆属于痰”之说
      • 苔白腻,脉滑皆痰湿

脏腑辨证

內容較多,祥見網頁內容open in new window

診斷(辯證)

辯證方法

证候诊断时,可分七个步骤

  1. 追问病史:一般疾病,都有感受冷热、饮食不节、情志受伤等病史
  2. 审证求因:根據當前的症狀先推論表淺的因,該因不一定就是原始致病因素
  • 比如痰湿阻肺证的病因是“痰湿”,原始致病因素可能是外感风寒、暴伤饮冷、其它
  1. 确定病位:辨别病变的主要部位
  • 一般用表里、脏腑、经脉、气血、营卫、阴阳表示
  • 外感病多用表里、六经、卫气营血、三焦和脏腑
  • 杂病多用脏腑、经脉、气血、阴阳
  • 病變部位可多於 1個,血虚证,是肝血虚还是心血虚需進一步推論
  1. 审察病机:根据脉症的变化可审察明确病机
  2. 分清病性:根据八纲辨证,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等病性
  3. 详析病势:根据脉症的变化进行分析。如阳证脉势减缓,表示邪气渐退,为病将愈
  4. 确定证名:证候的命名,一般以病因、病位、病机三者综合最佳,如脾虚湿滞、肺热痰壅等

辯證要點

  1. 四诊详细而准确,是辩证的基础
  2. 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辩证
  • 抓住主症,然后以主症为中心,结合他症、脉、舌等,便能准确地鉴别病因
  1. 从病变发展过程中辨证
  • 同一种病,根据个体和条件的不同,而有不同的变化
  • 伤寒患者初起的表实证,因误治而后出现表虚证或其它变证
  • 病证未变,则辨证的结果不变;病证已变,则辨证的结果自然随之而改变了
  1. 个别的症状,有时是辨证的关键
  • 有一些病人个别病状与全部症状不统一,有时互相抵触
  • 可以按照八纲辨证的方法,在复杂的病症中,根据个别能够真正反映整个病机的症或脉或舌,而断然给予辨证的结论,但这决定性的一症、一脉或一舌,不能离开全部证候来孤立地下判断
Last Updated:
Contributors: johnnyw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