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體觀與臟象
藏象中的五臟並不單單只包含該臟器,而是包含與該臟器相關之周邊生理功能部位等等。
藏象學說祥於臟、略於腑,腑多從屬於臟,故以五臟為中心。
肝、膽
心、小腸
脾、胃
肺、大腸
腎、膀胱
肝:怒淚筋爪目,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
心:喜汗脈面舌,多食鹹則脈凝而變色
脾:思涎肌唇口,多食酸則肉胝而脣揭
肺:憂涕皮毛鼻,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
腎:恐唾骨髮耳,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
五臟介紹
肝
- 其志在怒
- 在液為淚
- 在體合筋,其華在爪
- 在竅為目
- 在味為酸
- 肝藏血,主疏洩
- 肝失疏瀉導致情緒急躁易怒影響膽汁分泌,入食不化、黃疸,或引起血瘀腫塊病變
- 肝血虧虛導致指甲色淡質枯、變形脆裂,女月經減少、閉經(肝貯藏約 55% 人體血液)
- 肝火上炎屬實證,頭脹頭痛面紅耳赤,易怒、耳鳴等,日久耗陰(肝腎陰),漸轉虛火,故治療時除清肝瀉火,也須適度養陰
心
- 其志在喜
- 在液為汗
- 在體合脈,其華在面
- 在竅為舌
- 在味為苦
- 心藏神
- 有虛有實
- 氣虛、陽虛:寒象明顯者多心陽虛、不甚明顯者多心氣虛
- 血虛、陰虛:血虛常健忘、陰虛則虛亢奮,五心煩熱盜汗
脾
- 其志在思
- 在液為涎(口水中清之部分,生於兩頰)
- 在體合肌,其華在唇
- 在竅為口(食慾、口味)
- 在味為甘
- 脾主運化升清(運輸、輸送、消化吸收)
- 脾虛生濕痰,健脾以化痰、除濕、利水
- 用藥需特別顧脾,脾胃虛弱避免使用過寒、攻下的藥,脾失健運則運化、運水障礙,前者吃少、腹脹,後者水腫痰飲
肺
- 其志在憂(悲)
- 在液為涕
- 在體合皮,其華在毛
- 在竅為鼻
- 在味為辛
- 肺主氣
- 肺氣虛可致胸悶、腹脹,另肺氣宣發體表為衛氣,故肺氣虛也可致衛氣不固自汗、畏風、易感冒
- 肺失宣發:鼻塞、噴嚏、呼吸不暢、胸悶咳嗽、惡寒、發熱
- 肺失肅降:邪熱犯肺或肺氣不足,腎不納氣導致,病理機制可表現為肺氣上逆喘咳不止、痰濁內阻痰多喘鳴
腎
- 在志為恐(驚)
- 在液為唾(生於舌下)
- 在體為骨,其華在髮
- 在竅為耳、二陰
- 在味為鹹
- 腎藏精
- 腎主水液、納氣,臟腑陰陽之基礎,腎陰腎陽若耗,多損及其他臟腑「精氣奪」的虛證。治療多洩子(肝)或膀胱(相關腑),不直接洩腎
- 腎陰虛:腰膝酸痛、眩暈耳鳴、經少經閉、崩漏、形體消瘦、盜汗、五心煩熱、舌紅少津
- 腎陽虛:腰膝酸軟、畏寒肢冷、精神萎靡、心悸喘咳
五臟關係
主要透過五行相生相剋原理,共10種關係
- 心肺:血液運行方面相互協調,保證氣血運行,運行不暢瘀阻胸悶、咳喘
- 心脾:血液生成、運行方面相互協調,保證血液生成,生成不足或運行不暢慢性缺血、全身無力
- 心肝:血液運行、精神神志協調,保證全身血液庫存充足,血虧則心肝虛,心神不安、精神恍惚、抑鬱、失眠、易怒
- 心腎:心腎相交,心藏神、腎藏精,互用互根,病理常見腎虛心火亢、心腎陽虛
- 肺脾:氣的生成、水液代謝協調,脾虛則水濕聚痰,使肺受損而咳嗽喘咳,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儲痰之器
- 肺肝:肝病木火刑金傷肺,咳嗽、咳血、胸痛,反之肺病傷肝則頭痛、易怒等
- 肺腎:水液代謝、呼吸、陰滋協調,水腫者,本在腎,積在肺,肺陰腎陰互為因果,盜汗、潮熱、遺瀉、乾咳、咽啞、腰膝酸軟
- 肝脾:藏血統血協調,失衡則易精神抑鬱、腹脹、腸鳴、血虛、黃疸等
- 肝腎:肝腎同源、精血同源,肝血不足時互相影響,頭暈目眩、耳聾耳鳴、腰膝酸軟
- 脾腎:水液代謝協調,脾為後天之本,腎為先天之本,脾虛腹脹便塘腰酸耳鳴、腎虛腰膝酸冷完穀不化
六腑與臟器
膽(肝膽相照)
附於肝旁,與肝在經絡上相互絡屬,表裡關係,肝疏瀉不順致膽汁排泄不利,則腹脹疼痛、食慾不振、便溏,而肝疏瀉過度,導致膽汁上逆,除同樣會腹脹疼痛外,還會口苦嘔吐黃綠,膽汁外溢皮膚則現黃疸
胃(脾胃)
胃為陽土,喜潤厭燥,脾為陰土,喜燥惡濕,兩臟燥濕相繼,陰陽相合,故治療上多以此為準
- 胃:厭燥以柔潤之品居多
- 脾:厭濕以溫燥藥為主
小腸(心)
上接胃,下接大腸,受盛化物(接收胃部消化完之物),精微由此而出,糟粕由此下傳,小腸消化完精微物質由脾輸送全身,糟粕則下傳到大腸,代謝出的水液入膀胱為尿,若小腸功能失常,則會大小便異常,如拉肚子、小便短少等
小腸與心通過經脈構成表裡關係,心火旺下移小腸致頻尿、尿赤、尿灼熱等,反之小腸熱邪上攻於心,臨床常利小便清心火(方如導赤散)
大腸(肺)
大腸與肺經絡互為表裡關係,肺氣肅降對大腸運化有幫助,若肺氣虛導致水津肅降受阻,導致氣虛便秘,反之如大腸實熱內盛,也可引起肺宣洩異常產生胸悶、喘咳,臨床可用降肺氣、利便的瀉痰熱法
膀胱(腎)
腎與膀胱經絡互為表裡關係,腎氣充足,膀胱開合有度,腎氣虛則小便不利、失禁、遺尿、尿頻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