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陽五行

研究陰陽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,用來解釋宇宙間萬物的發展變化哲學理論。

起源

史記記載黃帝考定星歷、建立五行。春秋戰國思想家用陰陽學說來解釋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發生、發展、變化規律,藉由觀察變化統整規律。日光照射下高而明亮者,稱「陽」,日光照射不到者,稱「陰」。陰陽學說和中醫學都來自易經,陰陽是一切事物相生相長的根本。

整體觀

中醫認為萬物由「氣」構成,輕盈之氣上升為陽,沉重濁氣下降為陰。陰陽非絕對性,僅為相對性。四季為陰陽推移的轉變。空間方位與時間的陰陽關係

屬性
空間
方位
時間
季節春夏秋冬
濕度乾燥濕潤
重量
亮度明亮晦暗

陰陽中醫關聯、具體應用

人體結構是一個有機整體,有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。

  • 人體正面屬陰,背面屬陽。
  • 表屬陽,裡屬陰。
  • 內臟中又分心屬陽,腎屬陰。
  • 心又分心氣無形屬陽,心血有形屬陰。

1. 組織結構

  • 五臟屬陰(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),六腑屬陽(胃、膽、膀胱、三焦、大小腸)
  • 臟器上部心肺屬陽,下部脾、肝、腎屬陰

2. 生理

升陽,降陰,出陽,入陰,推動為陽,抑制為陰

3. 病理

陰陽和諧者,稱「平人」。陰陽失衡就會萌發疾病。

  • 發熱陽、畏寒陰
  • 精神亢耗為陽、靜潤為陰
  • 大便燥結為陽、薄稀為陰
  • 小便短赤為陽、清長為陰
  • 面色紅潤為陽、晦暗為陰
  • 脈像浮、洪、滑、數、實為陽,沉、細、澀、遲、虛為陰

陽證功能減退者,為陽虛,反之則為陰虛。,觀察人體陰陽氣血的偏盛,偏衰,「虛則補之,實則瀉之」

4. 外感病邪

中醫病因學將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外感治病邪氣統稱「六淫」

  • 風、暑、火、燥為陽邪,寒、濕為陰邪
  • 陽邪傷陰,陰邪傷陽,即「陽盛陰病,陰盛陽病」

5. 藥性

藥性分四氣五味、升降浮沉,根據功能分為陰、陽藥,陰藥治陽病,陽藥治陰病。

  • 四氣中寒涼屬陰,溫熱屬陽
  • 五味中「辛甘發散為陽,酸苦鹹湧瀉為陰,淡味滲瀉為陽」
  • 升浮為陽,沉降為陰
    • 升浮功能:升陽、發散、湧吐、開竅多上行向外
    • 沉降功能:清熱、瀉下、重鎮、潛陽、降逆、收斂多下行向內

陰陽五大特性:

對立制約

陰陽失調體現有制約太過、不及兩方面。

  • 陽氣盛則陰病,陰盛則陽病。
  • 陽虛則陰盛,陰虛則陽盛。
  • 陰虛陽亢:口乾、便秘、升火、潮熱、舌乾紅、脈細數
  • 陽虛陰亢:乏力、便溏、尿清、舌胖潤、脈虛弱

陰虛則熱,稱虛熱,不宜用寒涼藥直折其熱,當「滋陰壯水」,以抑制陽亢內熱,反之陽虛則寒,不宜用溫熱發散藥除陰寒,當「壯陽益火」。

互根互用

陰陽相互依存,互為根本,陽根於陰,陰根於陽。且相互促進、助長。無寒則無熱。

  • 氣能生血、行血,血能捨氣、養氣,互為根本、互相利用。
  • 陽虛之人,行溫補之餘,建議適當加入養陰之品,意「陰中求陽」

交感互藏

交感是宇宙萬物賴以生存的根源,雙方包含另一方,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。天中有陰,才會下降,地中有陽,才會上升。

消長平衡

陰陽不是固定不變,而是處於不斷增長、削減的過程中,保持著動態平衡。

相互轉化

當陰或陽其中一方極端化,會轉換方向變為另一端的特質,物極必反。陰陽轉化一般出現在事物轉化的「物極」階段,夏熱至極轉秋涼,冬寒至極轉春溫。故「素問」:『寒極生熱,熱極生寒』,「極」為促成轉化的必要條件。

在病症演化方面,急性熱病過程中,高熱至極將導致休克虛脫、四肢冰冷、大汗淋漓、體溫驟降等,由陽熱症急速轉化為陰寒症,一般而已,熱極生寒,重陽轉陰,多為陽氣暴脱的危象,需立即診治。

五臟陰虛陽虛臨床辯析

陰虛

指機體屬陰的濡養、滋潤、清涼、寧靜、內守機能衰退現象。根據相互制約的概念,陰虛可同時伴隨著熱象。但此熱象與一般「陽邪」的熱症有本質區別。陰虛表現為虛熱症,後者為實熱症。

  • 原因:多為熱邪久滯所傷,或久病不復損傷真陰、或年邁陰虧,或先天陰虧者。
  • 症狀:咽乾口燥、午後潮熱、心煩失眠、盜汗骨蒸、大便乾結、舌紅少苔、脈細數。

各臟腑陰虛對應不同辯證如下:

  • 心陰虛:心煩熱、失眠多夢、盜汗口舌少津,心陰虛不能濡養心神,神志失寧,寐屬陰,陰虛則內守失職,津液外洩,多盜汗(睡則汗出,醒則自止)。
  • 肺陰虛:乾咳無痰、痰少而黏或帶血,聲音嘶啞等肺病症狀。肺主清肅,喜柔潤,若津為熱灼則為黏痰量少,虛熱灼傷肺絡則痰帶血,咽失津潤,且為虛熱所灼致嘶啞。肺陰虛所見其他陰虛內熱症最為明顯,如口咽乾燥、形體消瘦、午後潮熱、盜汗等。
  • 脾陰虛:臨床較少提及,因脾以脾氣健運功能為主,故脾陰虛實為氣陰兩虛,通常為消化不良、腹部脹滿、倦怠乏力。
  • 肝陰虛:頭暈耳鳴、兩目乾澀、面部烘熱、脅肋灼痛、手足蠕動。肝陰不足不能上滋頭目(肝開竅於目),肝主筋,筋失所養則手足蠕動,還可見肝陽上亢的各種病理表現。
  • 腎陰虛:腰膝酸痛、眩暈耳鳴、男子陽強易舉、婦女經少經閉。腎陰不足髓減骨弱,骨骼失養,腦海失充(腎主骨、生髓、通腦、開竅於耳),虛火擾動精室、經血來源不足,若陰虛陽亢,則虛熱迫血,亦可致女子崩漏不止。

除五臟陰虛外,胃、大腸陰虛亦較常見,胃陰虛常飢不欲食、乾嘔噁逆,大腸陰虛則大便秘結乾燥,難以排出。

陽虛

指機體屬陽的溫煦、興奮、推動、衛外機能衰退現象,陽虛可伴隨陰盛。但此寒象與「陰邪」的寒症有區別。陽虛表現為虛寒症,後者為實寒症。

  • 原因:多為寒邪久滯所傷,或久病不復傷陽、或年邁陽虧,或先天陽虧者。
  • 症狀:神疲乏力、形寒肢冷、面色黯淡、自汗、小便輕長、大便溏瀉、舌淡胖、苔白滑、脈虛弱。

各臟腑陽虛對應辯證如下:

  • 心陽虛:心悸愣沖、胸悶氣短、自汗,或有畏寒肢冷、心痛暴作、舌淡胖、脈虛弱等虛寒症。陽虛陰盛,寒凝經脈,心脈痹阻,故心痛暴作,痛勢較劇。
  • 肺陽虛:多不單獨論及,因肺陽的升散作用概括於肺氣的宣發功能,故肺陽不足,指肺氣部分功能衰退。
  • 脾陽虛:吃得少、腹脹、便溏、倦怠等氣虛以外,常見腹痛、脈沉遲無力等虛寒症。脾陽虛損,寒從中生,氣血凝滯,腹痛且水濕不化,流注腸中,大便較脾氣虛更為清澈淡薄,甚至完穀不化。
  • 肝陽虛:臨床較少提及,肝氣、肝陽的病狀多為實證,少有不足的虛證。
  • 腎陽虛:腰膝酸軟、畏寒肢冷、精神萎頓、或男子陽萎早洩,女子宮寒不孕,大便久瀉不止,下肢浮腫。腎陽為全身諸陽之本,故腎陽虛以全身性機能低下伴隨寒象,腎陽虛衰,不能溫養腰府骨骼。

由於陰陽互根互用關係,陰虛或陽虛達到一定程度均可累及另一方,導致「陽損及陰」、「陰損及陽」,最終「陰陽兩虛」,這種陰陽互損的狀況最容易發生在「腎」,因為腎陰腎陽為各臟腑陰陽之本,腎的陰虛陽虛皆與腎中精氣不足有關。

五行學說

研究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的概念、特性、生克制化乘伍規律,用以解釋萬物的發生。

五行=>五種物質的運行變化

  • 木:生長、生發、舒暢
  • 火:溫熱、上升、騰達(氣化態)
  • 土:長養、承載、受納、變化(綜合態)
  • 金:形堅態固,沉降、收斂變革(穩固態)
  • 水:滋潤、下行、流動、寒涼

相生走外圈順時針,相克走內圈順時針,所謂「相剋」實為各臟器之間的基本功能之關聯

  • 肝木克脾土: 肝生發功能能舒暢脾土,似木牢抓土,避免土過度鬆弛
  • 脾土克腎水: 脾運化水濕功能可以阻止腎水,似土吸水,避免氾濫
  • 腎水克心火: 腎主導血液中水份含量調節脈,可控制心律穩定,避免心火過旺
  • 心火克肺金: 心陽溫煦制約肺氣,勿使失宣
  • 肺金克肝木: 肺氣肅降避免木升發過度

相乘關係(過分克制)

相侮關係(克制關係倒過來)

  • 當原本被克制的一方太強大,原先控制的一方反被控制,此稱「反克」或「反侮」。
  • 當某一行過於虛弱,同樣也會造成「反克」 比如原本克制土的木,如果木太過虛弱,則導致土反過來克木,便可稱「土反侮木」

母子關係(我生者為子,生我者為母,相生關係的描述)

舉例木生火,木為母,火為子

母子相及關係

母子間有母子相及關係,分為母病及子子病及母

  • 母病及子分為虛弱、過亢

    • 母行虛弱會連累子行不足,即母令子虛。(水竭木枯)
    • 母行過抗會連累子行過盛,即母子皆亢。(木亢火旺)
  • 子病及母分為虛弱、過亢

    • 子行虛弱會連累母行不足,即子盜母氣。
    • 子行過抗會連累母行過盛,即子病犯母。

五行與中醫關係

五行用來說明五臟的生理特點和相互關係,透過了解五行關係,可以進一步指導用藥

  • 肝:屬木,主藏血
  • 心:屬火,主行血
  • 脾:屬土,主統血、化血
  • 肺:屬金,主行氣推血
  • 腎:屬水,主藏精

舉例 1

金氣不足時,可以「補土生金」,補脾土生養肺金

舉例 2

木克土

  • 木旺乘土:木氣過剩,克伐脾土,此時抑止木氣,脾土即能保全,應「抑木」
  • 土虛木乘:脾胃虛弱,無法耐受肝相克,應「扶土」,另也可能同時導致「土虛水侮」反克導致全身水腫,則就必須同時「扶土制水」 或可利用反侮關係,當「木火刑金」時,可「柔肝補肺」,消除不正常的五行關係

五行與五味

  • 酸:屬木,入肝
  • 苦:屬火,入心
  • 甘:屬土,入脾
  • 辛:屬金,入肺
  • 鹹:屬水,入腎

脾胃為後天之本,腎為先天之本

五行與中醫診法運用

中醫透過望、聞、問、切所收集的臨床資料中,有許多能以五行理論闡釋原理。

  • 望面色:肝青、心赤、脾黃、肺白、腎黑
    • 色之應乎臟者,亦應其腑、經。也可用來推導病理傳變,例如脾病見青色,則多為「木旺乘土」、「土虛木乘」
  • 問口味:肝酸、心苦、脾甘、肺辛、腎鹹(口酸-肝火犯胃,口苦-心火偏旺,口甘-脾濕受阻,口鹹-腎虛),另外也可以用來解釋病患嗜好之口味。

針灸療法中,凡是虛證,可補其所屬的母經、母穴。

常用五行規律的治療方法

  • 滋水涵木法:腎虛不能滋肝,導致肝火上亢,治療滋腎以養肝
  • 益火補土法:心火虛致脾土功能衰退,治療補火壯陽,但目前多指命門之火(腎陽),臨床上多指溫腎健脾法
  • 培土生金法:肺虛不復,肺病及脾,或是脾虛致肺病者,治療補脾胃以治肺
  • 金水相生法:本指補肺以補腎,但實際是腎陰虛致肺陰虛,治療補肺腎兩臟同補

心火虛 -> 補腎陽 -> 溫腎健脾 腎陰虛(肝火上亢) -> 肺腎同補

Last Updated:
Contributors: johnnywang